蔡琰与李信的婚期日渐临近,所有人也为此忙碌起来,身为主角的李信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其实本身并没有多么麻烦,但是架不住需要写的请柬实在太多,不光是荀氏的人,还有周游神州时结识的好友。
说到周游,其实李信的游历是带有极强目的性,游访的地方都是三国时著名的人物的家乡,与这些人都有了良好的友谊,当然更多的是还未成年,但是只要联系不断,那怎能够逃出李信的手掌心?同时这就造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是朋友,那么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请到,即使请不到那么一封李信亲自写的请柬也是少不了的,虽然往来书信可以让手下代笔,只要字迹相似即可,但是请柬要盖有私章,而李信的印章与众不同,是自己雕刻的天下仅有一方。
这是源于李信的私印是一套,每种各不相同,雕工出自李信手中,表面看没有区别,但是暗刻在天道眼中就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李信只能自己盖章,毕竟把私印交给别人,一旦出现问题,那结果是灾难性的。所以李信只好受累了,但是结果不错,收到了许多的回信,许多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到场,但是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说好要来的有典韦,张辽,田丰当然颍川的豪杰几乎是悉数到场。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一切都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转眼到了大婚的那天。天一放亮,由三百人组成的迎亲队伍,从城门口开始,抬着箱笼,喜气洋洋,一路向蔡府进发,洛阳的百姓都围在街上,等待着新娘的出阁。毕竟蔡琰的才女之名是东都人尽皆知的,而另一位做主角李信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李信一改往日淡蓝衣装,周身上下,尽着红黑礼服,候在蔡府府门前,蔡家的虽然人少,但是来为蔡邕帮忙的却不少,国子监的监生来了大半,荀氏众人很无耻的站在蔡氏一边,美其名曰:“都是颍川一脉。”其实是想看看李信的才学,毕竟李信在书院留下的事迹让无数后学膜拜。而李信只带了赶来的豪杰,还有结义的兄弟。虽然武者偏多但丝毫不逊于阻拦的人群。
此刻见到新郎官,众人嘻嘻哈哈的行礼,便将队伍迎进了蔡宅。蔡家门额上,横挂着一条彩帛,已被人扯裂下来。待李信进门后,众人便争着扯起了碎片,这叫‘利市缴门红’,府中,蔡家早已摆好宴席,款待前来迎亲的一行人,并分发红包。
自然绣楼前有阻拦的人群,都是蔡琰的闺中之友,其中便有一个小女子叫任红昌,看到姐姐得嫁如意郎君心中却又说不出的滋味,既有羡慕,又有微微泛起的酸意,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已经在心底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自古以来,绅士不带金。”李信笑着抱拳道,话音未落,他身边的兄弟便奉上大把的红包。按说就可以把新娘接出来了。
谁知还有幺蛾子,荀氏众兄弟接茬笑道:“久闻新郎官是智多星下凡,咱们有三道小题,答上来,新娘子接走,答不上来,对不起,我们今天你自己走吧。”
“哈哈,这可就是班门弄斧了吧?”李信的朋友起哄道:“我们仲方是青钱万选的大宋状元,莫说三个题目,就是三百个,有何惧哉?!”毕竟大家都是只听闻过李信的才学,但没有真正见过。所以大家都想见识见识。
一帮不安好心的东西,这是存心想看热闹呢。李信心里埋怨,可其实谁也不知道,这是荀氏刻意的,毕竟这样李信的博学之名便可传为美谈,可以更便利的招揽英才。
众人哄笑声中,荀彧笑道:“既然新郎官才思敏捷,咱们就不客气了。这第一个小题,便以龙凤烛为谜面,请新郎官对个对子。上联是‘龙烛画龙凤。龙引凤,凤引龙,龙引凤归,笙箫相和。’”
此联为‘顶真’格联,又有著名的典故,又吉利又刁钻,登时引得众人喝彩起来。这样一个对子,就是给众人很长的时间,也不好回答,但是李信几乎是张口就来。
“鸳枕绣鸳鸯。鸳弄鸯,鸯弄鸳,鸳弄鸯舞,举案齐眉!”
“好!”众人齐呼,被李信的智慧,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