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大唐改革家 > 105、宣传利器(上)

105、宣传利器(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超回到了家里面之后,郑丽琬已经等候好一段时间了。

“张博士,你这个报纸真的有那么好?”郑丽琬明显问道。

张超马上说:“当然,报纸是一个宣传的利器,有些时候他能够起到三人成虎的效果。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要把假话说一千次,那也对可以成为所谓真理。至少,在数百年之内也许都会成为真理。不过,人生那里能够数百年,我们能够维持数百年的真理也就行了。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我们只要在活着的时候实现我们的理想,那也就行了。”

“张博士,你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当年桓温的一句话,生不能够流芳百世,死也要遗臭万年。”郑丽琬问道。

“是的,人生不能够成就自己的人生,那岂不是白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我追求的不是人生的长度,而是人生的厚度。如果能用有限的生命,来做出一番伟业,那才是真正的人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果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不能够创造一番伟业,那如何能够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呢?可是有些人不给我们机会,那我们也就不会让他们好过。”张超说道。

郑丽琬马上心里面想:“张超,不是千古以来最大的英雄,也就是最大的枭雄。”

“我还是继续说这个报纸吧!这个报纸,我打算将来分成不同的类别,分别是给不同人看的。比如说给那些文人看的,也就是一些文化版面的东西。甚至可以继续细分。什么风花雪月,什么各种儒学、诗赋。而对于那些普通百姓,可以连载一些小说,甚至可以用一些家长里短的东西给他们看看。什么豪门里面的八卦,什么各种手段都可以用上,以吸引人为主。至于别的。什么话本,什么各种的东西也都可以放到上面。”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出售这些报纸,获得足够的宣传出道。只要愿意购买我们的报纸的人多了,那接下来能够让很多人都学到知识。甚至我么可以开放一些专门给蒙童扫盲的粗浅的报纸,我们可以在报纸上用上我的拼音。只要学会了我的拼音,那他们接下来可以利用那些带有拼音的报纸能顺便学习到文字。只要多看几次,那也都会熟悉了。”张超说道。

张超当然不会放过那些年幼的人,这些年幼的人才是最主要的人。张超所实行的那个各地的希望书院,不过是能够招收一些优秀的人才能够读书。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可是张超也都不希望放弃这些没有能够进入书院里面读书的人,必须想办法普及知识。张超从小到大,他当然知道这个关于有拼音的报刊书籍的重要性。有了拼音,那接下来大多数年幼的学子也都可以通过这个拼音来辅助识字。其实在后世,绝大部分的生字都不是老师教导的,老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教导你生字。而这个时候标注有拼音的报刊的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只要有了这个东西,那接下来可就是可以尽可能的普及文字。只要多看了两年那个拥有拼音的报刊和书籍。那他们自然而然的也都可以学会识字了。虽然这样过程长一些,可是张超认为总有一批人会能够脱颖而出的。一个人想要成功。能力为基础、机会是一个助推器。如果只有能力没有机会,那你也许会多走很多年,甚至一辈子也都走不完这个路程。可是如果只有机会没有能力,那你也都无法抓住机会,你根本无法发现机会。

所以张超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可能的普及文字,然后让更多人能够从中抓住机会。能够有抓住机会的基础。

“可是,这个定价如何呢?我们搜集这些东西资料,恐怕需要很多的。我们请那些学子来进行书写,那肯定要给一些润笔费的,这些都是要算进去的。可是。这样我们怎么能够把价格降下来?哪怕纸张价格低了,那也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除非,不给那些文人润笔,这样也许还行。”郑丽琬问道。

报纸这种东西,定价肯定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定价太高那肯定没有市场了。报纸其实是普通百姓看的,大多数经济能力也都不会太高,如果报纸要价太高那可是损害非常巨大的,毕竟报纸这种东西不能吃不能穿,自然不能够让百姓重视。大家看报纸也就是图一个乐子,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如果太贵了那也都是不需要的。

至于那个润笔费,其实也就是古代的稿费。古代对于稿费非常羞耻,不过人类都是虚伪的,大家虽然都希望能获得财富,可是却不好意思提出来,那也就是叫做润笔。至于到了后世,很多作风不正的官员也都借助写字的时候要一些润笔,这样怎么回事可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润笔不能少,因为我们开设这个报纸,其实也就是希望给文人一条出路。如果不能够让他们的文化方面弄到金钱,那我们怎么可能能够做大文化这块大饼呢?只有把文化这块大饼做大,让大家看到了学习文化并不光是当官一条路,这样能刺激大家学习文化的。”张超说道。

目前这个时代,学习文化也就是希望能够当官,可是当官的道路被士族给堵塞了,每年能够通过科举为官的人,不过是数十人。这个比例还不如门荫入仕的士族的零头,所以说唐朝绝对没有历史上所谓的那么开明。相反,所谓当李世民说的天下英雄尽入彀中,这个全是放屁,忽悠那些脑残唐粉罢了。贞观年间绝大部分官员都是靠着士族身份进入官场的,寒门官员真正能够进入官场的每年不过数十个,哪怕加上流外入流内的人,不会超过一百个。

可是全国的读书人也都朝着这么一个“独木桥”去拥挤,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太多读书人从小读书,然后花费了巨大的成本来读书,可是却面对的是一条已经被堵塞的道路,那他们肯定会绝望。而太多的人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读了书,却无法能够获得应该有的收益,这个肯定是让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在后世,有很多大学生花费了巨大的代价上了大学,可是最后却只能够做那些和农民工一样的工作,甚至有不少岗位还没有农民工收入高?结果这样也就助长了很多所谓的读书无用的说法。

其实这个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付出和收益不匹配。上大学花费成本太高,可是到头来无法获得应有的收入。后世很多人都说大学生找工作太过挑肥拣瘦了,可是这个张超认为也都不能够怪他们。教育成本太高,太多人都把读书当做了寄托于改变自己阶级,改变自己家族命运的手段。可是当他们读完书之后,他们当然不甘心随便找一份工作了。如果他们“投资”了那么多经济和时间成本,可是最后却只能够和那些没有读书过的人一样的岗位收入,那他们能够甘心吗?

这个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成本和就业市场需求的问题,唐朝那些读书人为了“求职”,可是那些“工作岗位”已经被士族给垄断了。而他们好不容易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读书,都是把希望寄托于这个改变自己阶级命运。而他们投入了那么多,他们当然要把“本钱”捞回来。所以他们不愿意去做一个商人,因为他们花费的代价太大了,很少有人愿意在花费了那么多“投资”的情况下去做一个“亏本”的买卖。

“我们不能够让文人们绝望,我们必须要让文人们看到,读书还是有收入的,并且收入还不俗,让他们看到读书的好处,这样大家也都竞争着读书。并且有一份体面,收入不俗的职业。而写书,也就是一个既体面,也都不太过有损他们社会地位的工作。他们不愿意去经商,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经商了不但受歧视,并且后代也都不能够有机会当官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拓宽一条路给他们,这个报纸写文章和各种润笔,也都是一个职业。并且自古以来写书那也都是一个高尚的事情,只要不是什么低俗的东西,那还是非常被人看得起,有几分体面的。所以我们也就是开创这条路,让他们有一个长期而稳定的收入渠道,这样他们自然也都会愿意读书了。”张超说道。

郑丽琬还是有些头痛的说;“可是,如果支付润笔,那我们财富如何来?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入账,我们不可能把天下读书人都养着吧?我们养不起,所以我们如何从这些报纸上上面牟利呢?”

“很简单,也就是广告罢了。”张超回答。

“广告?这个是什么东西?”郑丽琬反问道。(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