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声一夜未散,天明三更,夏慕便差遣锦衣卫探马,八百里火速进京,这一次递上了两道折子,第一道,是送战功,义州城以三万兵抗击俺答倭奴合计十万大军,成功保住了义州城,第二道,夏慕请求皇帝给他总督大明北边全境军队之全责,以抗外虏,收复河套!
十天后,早晨,大陵山地区天色阴暗,浓云密布,山山岭岭都被乌云遮住。
夏慕带着李成梁俞大崷和一群亲兵骑马出城,来到一个交叉路口,替这一战以来无数的阵亡将士焚化阡纸。
南边,隔着两座小山,顺风传来了一阵阵沸腾人声。夏慕心中明白:这是李如松和老百姓正在连夜加外城土墙,挖掘陷阱,布置鹿角和各种障碍,已经忙了通宵。
他正在侧耳细听,忽然从附近的山村中传来锵锵的锣声和苍哑的叫喊声,而北面也隐约地有锣声传来。
这是遵照李成梁的命令,各处村落今早都得鸣锣晓谕:元虏进犯,决难得逞,众百姓务须各安生业,照旧耕耘,莫信谣言,严防奸细。
夏慕眼望着磐石上燃烧的一大堆阡纸,耳听着远远近近的人声和锣声,心中说:
“大战又快开始啦!”
伯颜汉吉雄赳赳气昂昂的来攻打义州城,岂料兵败如山倒,他能就此放手?这个答案显而易见,所以接下来是更加艰难的大战。
京城,
半月前在王崇古从崤函山区来到义州城同夏慕会师之前,兵部就递了折子过去,而义州被困三日,从山海关也发了十万火急的军情入京。
嘉靖皇帝看着折子十分着慌,严旨切责兵部尚书杨博“未能将元贼剿除,酿成大患”;命他们迅速向进兵,“务将俺答进犯一股一举扑灭,不得稍有贻误!”
杨博不敢拖延,调集了陕西各镇官兵,送四面八方进军北地。
一时间,大明王朝风声鹤唳,他们知道这是大明决心要用尽全力一战元虏。
伯颜吉那,认为是攻打明军进军北京的最好机会,遂于八月上旬急急忙忙指挥伯颜汉吉的三路人马进犯,而把主力放在义州关一路。
而伯颜汉吉接受大将伯颜吉那吩咐,亲自鼓励将士,伙同服部平次夜袭义州城。
可是谁知,等来的不是胜利,而是兵败,明军上下齐心,个个奋勇死战,加上穷苦百姓帮助,使从义州关向北进犯的鞑子主力在南北城凹之间中了埋伏,损失很重,仓皇败退。
同时,从朵颜部西犯的一路大同明军从天而降,寸步难进,伯颜汉吉折了人马,扫兴地退了回去。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他也比较小心了,重新调集大军,人数比八月初增加几倍。
眼看着一场众寡悬殊的大战迫在眉睫,又加上元、日暗中勾结,夏慕如何能心情轻松?
他晚上筹划军事,白天为部署迎敌的事骑马到各处奔跑,忙得不可开交。尽管他不曾染病,近来却显然清瘦多了。
此时。城前,一大堆阡纸在磐石上继续燃烧。两个亲兵用树枝慢慢地抖开纸堆,使阡纸着得较快。纸灰随风飞向奔涌的云雾中去。过了一阵,夏慕抬起头来,向左右的将士们说:
“这次大战以来,咱们已经死了成千上万的英雄好汉。这笔血仇一天不报,死的人就不能瞑目黄泉,活着的也寝食难安。咱们好生祭奠祭奠。要是这一回打个大胜仗,杀死几万元虏将士,就算是咱们在阵上拿敌人活祭兄弟们了!”
他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饱含着痛苦和激动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左右将士。李如松说:
“总督,你放心。近几天弟兄们都在念叨着报仇,该用元虏跟倭奴的人头好生祭一祭。咱们有这样好的士气,必能杀败元虏,让兄弟们在九泉下高兴高兴。”
夏慕望着他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自己也深信义军的士气不错,必能以少胜众。他吩咐一个亲兵把那一捆阡纸送到两里外士兵的坟前焚化,便准备同众人上马,前往大凌河。
当他的右手刚搭上马鞍时,忽然听见有人骑着马向这里奔来,蹄声很急。他迟疑一下,随即从鞍上抽回右手,转过头来,朝着南边的山路张望,心中疑问:“为什么这马跑得这般急?是从山海关来的么?”
不过片刻,一个小校带着两名弟兄骑着三匹浑身汗湿的战马从奔涌的云雾中出现,来到离他几丈远的地方。那小校一看见夏慕就赶快同亲兵们勒住战马,跳了下来。
夏慕看见那小校是杨博手下的一名亲信小头目,没等小校开口,抢先问道:
“杨老爷子差你来老营有什么急事?是不是山海关方面的元军已经开始进犯了?”
小校回答说:“启禀都督,元军伯颜吉那已经摆好了进犯架势,只是还没动手。尚书大人差我来向总督禀报:据昨晚老百姓暗送消息和我们的探子禀报,得知确实消息,武关昨天又到了两千鞑子,桃花铺也到了一千多人,两处鞑子已经有七千多人,一两天内还会有大队鞑子开到。消息还说,伯颜吉那一两天内就要来大凌河,亲自督率元军进犯。伯颜吉那还声称,要活捉总督大人!”